从白炽灯发明聊起,看ET如何化身星空营地

1879年10月,爱迪生以碳化纤维作为灯丝,成功制作出了被称为"碳化棉丝白炽灯"的白炽灯泡。1882年9月,位于曼哈顿下城珍珠街的第一座商业发电站投入运营,为一平方英里范围内的用户提供照明和电力,成功开启了世界城市电气照明的先河,人类从此进入电力时代。

如今,电已逐渐成为人类的生活的必选项。数据表明,2023年,中国全社会用电总量为9.22万亿度,而在用电量方面,2024年从1月到6月,中国居民生活用电量为6757亿千瓦时,折合每月人均用电量为80.4度。

但受限于电力运输、储存等技术,长期以来,人类对电的使用和控制并不能随心所欲。如在偏远的山区、无基建的户外场景,尽管大容量户外电源的发展可以解决一部分需求,但短时间的供电只是杯水车薪,尤其是家庭或者团体出行,仍旧渴望持续高效的“充电宝”。这时候新能源车的外放电犹如普罗米修斯降临般让问题迎刃而解。

首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技术这几年快速进步,包括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用电安全、降低成本、加快充电速度等。像最近热度较高的星纪元ET,其纯电Pro城市智驾版搭载的77度神行电池,能够实现625公里的超长续航,且充电速度极快,如遇极端馈电情况下,只需充电1分钟,即可实现50公里续航,让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

除了满足续航和车机交互用电,新能源汽车的大容量电池也为人们人们在户外场景用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800V的高压架构使得车身犹如一个移动充电站,在满足续航后,可将电池富余的电量通过对外放电的方式输出给其他设备,进一步拓宽了人们用电的范围和方式,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用电的场景和可能性。

对外放电功能以实际应用类型来划分主要分为 V2L(Vehicle to Load,车载能源到电器)、V2V(Vehicle to Vehicle,车载能源到车辆)、V2H(Vehicle to Home车载能源到家)、V2G(Vehicle to Grid车载能源到电网)等,其中V2L 是目前使用频率最高、车辆搭载数量最多的外放电类型,通过车辆搭载的双向 OBC(车载充电机),能够在车内直接将电池包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为外部的电器、车辆等供电。而且通过不断迭代,此技术已经发展出安全、高效、广兼容的特性。

我们还以星途星纪元ET来举例说明,它的增程车型全系标配3.3kW的最大对外放电功率,纯电车型则全系标配6kW的最大对外放电功率。周末,约上三五好友,驱车前往郊外露营。车停稳后,只需装好放电枪、屏幕一键开启,就能迅速为家人朋友打造一场星空party!仅消耗2度电即可满足2000W的电烤箱持续工作1个小时,满足4个人的烧烤完全不在话下,而这个电量对于车身来说犹如杯水车薪,更高效的补能技术大大减少了用电焦虑。

外放电功能,需要持续稳定且安全地输出,星纪元ET可以让你轻松连接电烤箱、电水壶、电磁炉等电器设备,享受户外烹饪乐趣,且充电口的安全设计能满足雨天等恶劣天气的安心使用,无论是泡茶、煮咖啡、烤肉还是涮火锅,都能在这个移动的“能源站”上得到完美实现。600W电水壶+800W的咖啡机+2000W的电磁炉+2500W的电烤箱,四种电器同时使用累计5900W的耗电量,在星纪元ET纯电版最高6KW的最大对外放电功率条件下完全绰绰有余,让你享受与家中无异的用电便利。

除了对露营活动的便利,新能源汽车的对外放电功能还是很对户外工作人员的“得力助手”。不仅可以为其相机、无人机等设备充电,还可以为临时搭建的工作站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保障户外工作的顺利完成。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对外放电功能也可以在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化身“及时雨”, 无论是为手机、手电筒等个人设备充电,保持通讯畅通,还是为医疗设备、照明设备等关键设施供电,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新能源汽车的对外放电功能都能够迅速为急需电力的设备提供援助。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星纪元ET在媒体行驶318进藏的情况下后部的供电被用作车内输氧设备的实时电源,一边开一边给司机、同车乘客输氧,避免车内成员高反情况的发生。这也生动证明着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出行的工具,更是人类探索未知、挑战极限的得力助手。

新能源汽车时代,当用电不再受传统电网的约束,人们才真正解锁了电的无限可能。从家庭生活的便捷到户外探险的自由,从日常通勤的舒适到紧急救援的及时响应,无论是星空下的露营聚会,还是户外工作的紧急电力需求,新能源汽车都能迅速响应,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持。以星纪元ET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力量。曾经困扰的技术局限,如今都不再是问题,一根线连接的不仅是过去和未来,还有人类发展的无限可能,当然还有你想象的美好生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