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ma吉他深度保养全攻略,让爱琴常新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而吉他则是音乐的伴侣。一把好的吉他,不仅能够陪伴你度过无数美好时光,更能够见证你音乐旅程的每一步。Kepma吉他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音色,赢得了广大吉他爱好者的青睐。然而,要想让爱琴常新,延长它的寿命和保持它的手感,正确的保养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一份详尽的Kepma吉他保养指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呵护你的音乐伙伴。

一、日常保养

1. 定期清洁

每次弹奏后,用柔软的擦琴布轻轻擦拭吉他表面和琴弦,去除手指残留的油脂和灰尘。这不仅能保持吉他的清洁,还能延长琴弦的使用寿命。

2. 避免磕碰

吉他属于易碎品,应尽量避免磕碰。不弹奏时,应将吉他放入琴包或琴盒中,避免直接暴露在易碰撞的环境中。

3. 适度弹奏

弹奏是对吉他最好的保养方式。定期弹奏可以保持吉他的活性,防止木材因长时间闲置而变形。即使您不常弹奏,也应确保每周至少降全音调弦一次,以释放琴弦的张力。

4、避免裸漏

当你不弹吉他的时候,可以把吉他放置在吉他包或吉他箱里。尽量避免把吉他裸露在外面而不加任何保护,这样很容易因为碰撞损伤吉他。如果需要把吉他放在外面,请购置一个吉他专用支架来放置吉他,不要随意把琴头靠在桌子边沿或者墙壁上。

5、减少颠簸

如果你开车带着吉他,请将吉他妥善放置在车内并避免上面放置重物,同时避免因路途的颠簸对吉他造成损伤。注意不要单独把吉他留在车里并在阳光下暴晒。

二、存放环境

1、湿度的掌控

吉他的绝大部分部件由木材构成,因此它遵循木材的所有特征。

木材会随着气候的温湿度变化而变化。通常它可以正常适应大部分的气候环境,但是在极端的气候变化或长期处于过度干燥、潮湿的环境下,吉他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湿胀干缩”是一个明显的特征。单板琴使用实木单板材料,对温湿度敏感,注意温湿度是您吉他保养的重中之重。

吉他湿度的安全范围:45%-55%。如果过于干燥,琴头会向下弯出现打品的情况;如果过湿,琴头会向上弯,形成像弓箭一样的,弦距会越来越高。所有的琴友们,都建议去买一个湿度表,很便宜,但作用很大!

吉他温度的安全范围:18℃-24℃。温度过高会损坏木材;温度过低会导致吉他变形。

不管是合板,还是面单,甚至是全单,基础的保养知识新手都要掌握,直接决定吉他的寿命和手感,尤其全单吉他,受温湿度影响变化会更大。

2、不同季节的存放方式

夏天:注意避免阳光直射,不要长时间放在车内,不要放在空调房。

冬天:不要放在暖气或炉子旁边,有地暖不要放在地上,如果户外长时间停留,进入温暖的室内后最好让琴远离热源,让它逐渐升温,忽冷忽热最容易伤害琴。

3、如何应对极端气候

西北地区用户:

冬天如果室内使用暖气,请不要把吉他放置在距离暖气设备很近的地方。又干又热的环境会让你的吉他收缩得很快,可能会引起吉他变形或琴码脱胶面板开裂等现象。多观察湿度计,加湿是必不可少的。

东南地区用户:

南方潮湿的梅雨季节,家中湿度达到70%-80%之间都是很正常的,人在潮湿或者干燥的环境都会感到不适,更何况是吉他呢。吉他更需要好好保养,控制好温湿度,除了除湿,干燥剂也是必不可少的。

 

image.png

 

三、专业维护

1、调整琴颈

        什么时候你可能需要调整琴颈:

(1)    你以正常的力度拨弦,感觉到吉他出现了打品的情况。

(2)    感觉到左手手感开始变差,弦越来越难按,先测量弦距是否变化。

(3)    换了一套不同标号的琴弦,例如012换成011,导致琴弦的张力发生了变化。

        调整琴颈的注意事项:

(1)    调节琴颈之前,请确认6根琴弦已经调到标准音。

(2)    如果你没有经验,或是第一次调节,每次六角扳手的转动次数不要超过2-3下。

(3)    请清楚一点,弦距的调节并非只是通过调整调节杆来实现,单板琴颈弦距变化请通过控制湿度来恢复弦距。

2、更换琴弦

       什么时候你可能需要更换琴弦:

(1)    琴弦是消耗品,多久要更换琴弦往往取决于你多久弹一次吉他以及每次弹多久,还有你每次弹完吉他是否用干布擦琴。手指上的油脂会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腐蚀琴弦导致生锈氧化变黑。

(2)      你可以留意一下吉他的声音,当它不再明亮,或者跟新弦时音色不同的时候,你就需要把一套琴弦换了。但如果是声音不统一,可以尝试更换其中一条即可。

        要换琴弦的注意事项:

在弹奏使用时也是容易出现弄断琴弦的情况,是学琴人常见的事情,遇到不必惊慌,参考换弦方式替换新弦就可以了。

吉他不仅是音乐的载体,更是我们音乐旅途中的伙伴。正确的保养不仅能延长吉他的使用寿命,更能保持其最佳的音色和演奏性能。希望这份Kepma吉他深度保养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呵护你的爱琴,让它以最棒的姿态陪伴你走过更多的音乐旅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